三种方式固定治疗肩锁关节全脱位的疗效分析

jianguanjie.jpg

       肩锁关节脱位是一种常见的肩部运动损伤,治疗方法众多,但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医师之间的观点并不统一,尤其是对于TossyⅢ型的完全性肩锁关节脱位,临床治疗应行保守还是手术治疗仍存在争议,而医师大多倾向于选择手术治疗。但临床治疗中不仅仅要考虑患者的病情及脱位的分类情况,还要考虑患者的经济状况、职业、年龄及主观愿望等诸多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尽可能地恢复肩锁关节的解剖结构,从而促进肩关节功能早期恢复。从本组病例的治疗结果观察,采用锁骨钩状钢板固定组(A组)优良率为94.29%,该组除2例术后出现撞击综合征及3例发生创口感染外,肩关节功能恢复均明显优于B组和C组。而B组优良率则为62.96%,其中12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钢针松动,甚至退出刺破皮肤而外露,严重影响肩关节功能恢复,但未发现撞击综合征等,而肩关节功能恢复则优于C组。C组13例患者出现因固定不牢靠而导致再脱位,或合并压疮,因而不能为肩关节早期功能锻炼提供可靠的固定,且有需要选择其他固定方式治疗的可能性。

       锁骨钩状钢板固定牢靠,为喙锁韧带和肩锁韧带愈合提供稳定无张力环境,有利于韧带和软组织的愈合;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不干扰肩锁关节面,弯钩可在肩峰下滑动,从而保持了肩锁关节微动的生理特性,充分发挥了动、静有机结合的生物力学固定原理,避免传统治疗方法的并发症,减少了术后肩部疼痛,活动受限以及再脱位的发生。锁骨钩状钢板钩端的放置必须在肩锁关节后,紧贴肩峰下,位置不当则易产生肩关节外展时冈上肌肌腱与钢板钩部发生碰撞,而出现撞击综合征。经皮克氏针固定相对牢靠,但因克氏针光滑无螺纹,病人又过早运动,术后易出现克氏针松动退出,甚至刺破皮肤外露导致固定失效,且限制肩关节活动,严重影响了肩关节功能恢复。而双“8”字绷带加胶布固定虽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因固定不够牢靠,易于再移位,又因固定压力过大而致压疮,因而经常导致固定失败而改用其他固定方式治疗。

       肩锁关节功能上属微动关节,主要有上下、前后、旋转三种基本运动形式。肩锁关节是一个力的传递关节,是肩关节灵活运动的支撑点。因此,当肩锁关节发生脱位时,不仅会产生肩锁关节疼痛,异常活动等症状,而且极大影响整个上肢的力量及运动的灵活性。因而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很重要,这将为肩关节早期功能锻炼提供可靠的前提保证。

       由此可见,锁骨钩状钢板固定治疗新鲜TossyⅢ型肩锁关节全脱位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创伤小,时间短,效果好,功能恢复快,术后无须外固定。该法优于肩锁关节经皮克氏针固定术及双“8”字绷带加胶布外固定术。因此,临床上对于完全性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治疗方案选择应当因人而异,个体化对待,以获取最大化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