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修复技术

xiguanjie1.jpg

       半月板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开放式和关节镜下半月板修复技术。其中开放式手术因较多弊端而很少使用故不作赘述。关节镜下半月板修复又分为内-外、外-内和全内修复技术。在进行半月板修复术之前需将松动游离以及丧失活性的损伤碎片彻底清除,并用刨削器打磨修理半月板撕裂边缘进行“切新”。另外适当行一些辅助技术如滑膜清理、半月板钻孔以及局部添加纤维蛋白凝块可以刺激局部出血和促进炎症介质释放,有利于半月板的愈合。

       内-外技术(Inside-out)关节镜下由内向外半月板缝合技术依靠两端连接有可弯曲针的套管和不可吸收缝线来完成,在关节镜下将缝线穿过半月板并穿出关节囊,并在关节囊外做小切口进行打结,小切口的意义在于一方面保证缝合张力,另一方面使重要血管神经得以直视分离保护。在膝关节后内侧操作需避免隐神经损伤,后外侧操作需注意腓总神经的保护。这种技术适用于各种部位半月板撕裂,并能同时满足水平和垂直褥式的缝合要求。

       外-内技术(Outside-in)关节镜下由外向内半月板缝合技术是利用硬膜穿刺针将缝线导入膝关节,使用“套圈”方法将穿过半月板撕裂断端的缝线再引出关节囊打结。该技术主要只适用于半月板的纵向撕裂,尤其是关节镜观察受限的前角损伤。

       全内技术(Allinside)关节镜下半月板全内修复技术是当今该领域的热点,新技术不断涌现并获得满意疗效。主要的修复装置分为半月板钉箭、缝线和新型组合装置。所有全内技术装置进一步减少创伤,减少了血管神经损伤的风险,可实现降解或包含可降解成分,尽可能避免对关节软骨的磨损。虽然有部分装置被认为在生物力学方面表现较差,但总体来说新型装置的肯定疗效已获得全面认可。以下简要介绍几种获得较高认可度的全内缝合技术装置。

       半月板箭最早设计并获得广泛应用的半月板全内修复装置,1988年Miller首先报道了半月板箭修复半月板撕裂的实验研究,其采用的是自身增强型生物可降解材料。其后在生物材料不断发展的同时,半月板箭发生了从第一代到第二代的进步,即由传统半月板螺钉和箭头转变为无头螺钉和箭头,从而减少对关节软骨的磨损。国内学者陈坚等采用新型半月板箭技术固定半月板损伤,获得了满意疗效。最近的相关研究报道了半月板箭固定半月板撕裂在机械强度上逊于缝合修复。半月板箭主要适用于位于半月板红区和红白区的纵向撕裂,而对于已明显退变的半月板手术失败率较高。

       自适应半月板修复装置主要介绍两种代表性新型组合装置,快速锁定装置(RapidLoc)和快速固定装置(Fast-Fix)。RapidLoc是一根2号“爱惜康”可吸收缝线连接一个2.5mm×0.25mm×4.5mm顶帽和一个1.5mm×5.0mm多聚左旋乳酸定位锚,在半月板撕裂端用针穿入定位锚,拉紧可滑动结固定后定位锚和顶帽闭合半月板撕裂间隙。Barber等对RapidLoc治疗半月板撕裂进行了病例分析,结果显示修复成功率为87.5%,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装置锁入时发生断线以及股骨内侧髁软骨剥脱。

       Billante等在利用RapidLoc修复半月板的同时行前交叉韧带重建,同样达到86.8%的手术成功率。另一种代表性自适应半月板修复装置Fast-Fix由一根带有预置滑动结的0号不可吸收聚酯线连接2个多聚左旋乳酸或聚缩醛树脂缝合锚(5mm)组合而成,用缝合器将预置的缝合锚分别穿过断端两端并达半月板外缘固定,推结剪线器拉紧结并剪线。Haas等应用Fast-Fix治疗半月板损伤研究,手术成功率高达86%(完全恢复73%,接近正常13%,失效14%)。Kocabey等提出可提供垂直褥式缝合的Fast-Fix强度优于RapidLoc,二者强度均优于仅提供水平褥式缝合的其他快速固定装置。简单总结学者的经验,RapidLoc和Fast-Fix均适用于位于半月板后角和体部的半月板相对简单撕裂,做缝合前需提前估测半月板撕裂至外缘的距离,清理无保留价值的半月板,缝合时动作轻柔,打结需松紧适当,并需经验丰富的专科医师操作以保证其最佳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