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后路非融合技术能够减少邻近节段退变吗?

12.2-3.jpg

       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ASD)由Anderson首先于1956年报道。主要有影像学和症状性ASD两种类型,发生率分别8%~100%和5.2%~18.5%。为减少腰椎融合术后ASD,避免因翻修带来的费用和并发症增加等问题,20世纪70年代,有学者提出了动态固定概念,即利用腰椎非融合技术在稳定腰椎的同时,保留其部分运动功能,减少对相邻节段应力和运动的影响,理论上可以避免或延缓ASD的发生。近10余年来,腰椎后路非融合技术已有长足的进步。然而,该技术能否真正达到减少ASD的设计初衷?笔者认为应科学分析,客观评价。

       腰椎非融合技术的出现,主要是针对腰椎融合术后ASD问题。然而,腰椎融合术后ASD多为影像学上改变,即脊柱融合术后融合节段相邻的椎间盘、椎间小关节等结构的影像学退变,发展为有症状的ASD并不多见,需要手术翻修者更少。Wang等的一项荟萃分析研究亦表明,腰椎融合术后ASD发生的风险并不高,不超过非融合技术出现ASD的1%~10%。

       因此,以减少ASD为目的来开展腰椎非融合技术,需要我们慎重对待。另外,目前多数研究均显示了腰椎后路非融合技术取得了满意临床疗效,并证明,与融合术相比,该技术可以降低手术对邻近节段的影响,术后影像学ASD发生率较低。然而,ASD作为一种手术远期并发症,有关腰椎后路非融合技术的临床应用多为近期结果,尚缺乏能有效证实其减少ASD发生的中长期随访数据。

       此外,ASD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除与融合术后手术节段运动功能丧失、邻近节段异常应力集中和运动范围异常增加有关外,腰椎间盘退变的自然进程也被认为是融合邻近节段退变加重的原因之一。同时还存在其他危险因素,如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程度、后纵韧带复合体及邻近小关节医源性破坏情况、躯干矢状位平衡状况、骶骨倾斜角大小,以及患者年龄、骨质疏松等。以上因素的存在,均可能会对腰椎非融合技术术后ASD发生的实际情况产生影响。因此,为减少ASD而选择腰椎非融合技术时,需要仔细分析危险因素并合理选择适应证。

       总之,为减少ASD应运而生的腰椎后路非融合技术虽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但能否达到减少ASD的目的还需要更高级别的循证医学依据支持。鉴于ASD复杂的发生机制,以及腰椎后路非融合技术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业内在开展该项技术时应科学分析、客观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