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导管消融远期预后或更佳
发布日期:
2014年11月07日
丹麦学者们探讨了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导管射频消融(RFA)治疗3个月后口服抗凝药(OAC)治疗相关的严重出血和血栓栓塞的远期风险。结果表明,与非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相比,RFA治疗后3个月以上的血栓栓塞风险相对较低。与OAC相关的严重出血风险似乎超过了血栓栓塞风险减少的益处。相关论文11 月3日在线发表于《欧洲心脏杂志》(Eur Heart J)。
研究纳入了4050例首次接受RFA治疗的患者,这些患者平均年龄为59.5岁,女性26.5%。通过事件发生率和Cox比例风险模型来分析根据OAC治疗的血栓栓塞和严重出血风险。
结果显示,在中位随访的3.4年间,确诊了71例(1.8%)血栓栓塞病例,应用OAC和未应用OAC的发生率分别为0.56和0.64。多变量分析显示,停止OAC微乎其微[危险比(HR)1.42]。
RFA治疗后超过3个月后,87例(2.1%)患者出现了严重出血;应用OAC和未应用OAC的发生率分别为0.99和0.44。OAC与严重出血风险显著相关(HR 2.05)。在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接受节律控制的房颤患者队列中,应用OAC和未应用OAC的血栓栓塞发生率分别为1.34和2.14。校正比值比为0.53,倾向于R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