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使用止血带预防DVT的发生?

11292.jpg

       《预防骨科大手术深静脉血栓形成指南》中,预防DVT包括基本预防措施、物理预防措施及药物预防措施。其中基本预防措施最重要的两点:一是手术操作轻巧、精细、避免损伤静脉内膜;二是规范使用止血带。骨科手术中,操作时动作轻柔,避免粗暴动作,手术中做到稳、准;同时规范止血带的使用也是预防DVT很重要的环节,普通止血带受力面积小,容易产生高压强,损伤血管,为了规避风险,目前临床上使用电动止血带。

       1.止血带的设定压力要根据局部组织薄厚、患者年龄、肢体周径大小及局部动脉收缩压而定。上肢一般不超过60 min,下肢不超过90 min。若手术时间长,则应暂时让肢体恢复血流10~15 min,然后再阻断,应用止血带的总体时间不超过5 h。老人、小孩及身体虚弱者应适当降低压力值(上肢200 mmHg;下肢不超过250 mmHg)及缩短上止血带时间(尽可能控制在1 h内)。

       2. 选择缚扎部位上肢应在肱骨上1/3段;下肢在大腿根部(因上肢避开了桡神经,下肢容易直接压迫股动脉,但也有报道认为对于下肢远端的手术,止血带的袖带越宽,四肢的周径越小,阻断血流所需的压力就越低,使用者就越舒适,因此建议足趾手术时,止血带最好放置在踝上方。

       3.止血带加压前,先将肢体抬高3 min左右,加速静脉血回流,以减少肢体血量。放气前对有潜在性影响血压的因素,如贫血或失血量过多者,需预防性应用小剂量麻黄素10~15 mg,以预防止血带休克的发生,同时要适当加快补液速度以补充和维持有效的血容量;放气时应适当抬高患肢。

       4.四肢远端及末端骨折手术可联合应用止血带和驱血带。驱血始于骨折近端以上,避免了因驱血带挤压骨折断端所导致的脂肪栓塞以及急性肺动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又达到了减少出血量的目的,效果良好。但动脉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及淋巴炎等患者一般不使用止血带;恶性肿瘤或局部炎症的患者,可使用止血带,但不驱血,以免瘤细胞或炎症进入血液,扩散到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