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成急诊感染诊断的理想生物标志物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感染造成的人类死亡约占全球总体死亡率的25.5%。血常规、微生物学检测等常用的急诊感染检测方法都存在不足。作为一种理想生物标志物,降钙素原(PCT)临床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降钙素原PCT检测是感染诊断领域的新飞跃

       作为血清降钙素(CT)的前肽物质,PCT是由116个氨基酸组成的糖蛋白质。在正常生理情况下,由甲状腺C细胞分泌产生。健康人血液中的PCT浓度非常低,小于0.05ng/ml。在炎症刺激特别是细菌感染/脓毒血症状态下,机体各个组织、多种细胞类型均可产生PCT并释放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因此通过测量人体血清中PCT的含量,可以鉴别细菌感染。

       PCT在感染开始后的最初3小时即可测得,6-12小时后可达到最高峰值,与传统的生物标志物相比,PCT的半衰期接近24小时,且几乎不受肾功能状态、激素治疗的影响。独特的生物学特点,使PCT对机体感染的反映具有快速准确的特征。经过近20年的研究和实践,PCT作为一种理想的生物标志物,已经被推荐用于细菌感染性脓毒症的诊断、分层、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

       “PCT检测的出现是感染诊断领域的创新飞跃,它可及时有效找出致病原,为感染治疗争取宝贵时间,还为抗生素使用提供可参照的科学标准。目前,PCT监测的临床应用已得到中国、美国、欧洲和日本相关指南推荐。”陆一鸣说。

       我国出台的《降钙素原PCT急诊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指出:PCT升高对细菌感染导致的脓毒症特异性很高,可作为诊断脓毒症和鉴别严重细菌感染的生物标志物;PCT浓度与脓毒症患者病情的严重度呈正相关;PCT的峰值与重症患者的死亡率呈正相关。采用PCT监测有助通过指导抗生素应用,降低耐药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脓毒症患者住院时间。

       PCT可有效避免临床抗生素滥用

       抗生素滥用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问题。据统计,呼吸道感染治疗的70%处方为抗生素,而大部分实际为病毒感染。近十余年来,由于多重耐药菌的出现,造成临床治疗困难,导致死亡率增加。如何根据每个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抗生素方案、控制耐药菌的出现,是全球医生的共同目标。

       作为一个敏感性较高的生物学指标,PCT能及时反映抗生素是否有效,指导抗生素治疗,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降低患者的治疗成本,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一项针对我国5所大学附属医院的7个(5个内科,2个外科)重症监护室(ICU)和1所综合医院的内外科重症监护室、共计630名疑似细菌感染的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8,将311名患者分配到PCT组,319名患者分配到对照组。

       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疑似感染的患者,无论是在转入ICU时、还是在住院期,PCT指导的抗生素治疗显著降低了抗生素用量并且在疗效上非劣于标准疗法;在研究开始的第28天后,PCT组中的患者不使用抗生素的平均天数的绝对差值为2.7天,比使用抗生素组减少了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