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的临床风险因素分析

WJ.jpg

       近日,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探讨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的临床风险因素分析.研究指出, 经调查发现, 骨折疏松骨折后再骨折患者多为高龄、椎体骨折、女性、骨密度(BMD)-T值<3.5的患者, 应该针对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的临床风险因素进行研究, 从而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水平.该文发表在《中国实用医药杂志》2015年10卷第31期上。

       48例骨质疏松患者, 根据病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24例.观察组患者为骨质疏松骨折后再骨折患者, 对照组患者为骨质疏松初次骨折患者, 对两组患者的骨折部位、骨折由平卧转为站立所花的平均时间等进行分析。

       观察组骨折部位为股骨近端为4例、椎体为10例、桡骨远端为3例、肱骨近端为7例、骨折由平卧转为站立所花的平均时间(27.34±8.12)s;对照组骨折部位为股骨近端为6例、椎体为5例、桡骨远端为3例、肱骨近端为10例、骨折由平卧转为站立的平均时间(13.54±5.12)s,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