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经皮穿针固定术方法分析

9250.jpg

       近期,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小儿骨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比较不同类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复位后使用不同穿针方法固定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指出,GartlandⅡ型肱骨髁上骨折复位后较稳定,使用尺侧1枚、桡侧2枚克氏针固定与仅桡侧2枚克氏针固定治疗效果无差异,但尺侧克氏针存在尺神经损伤风险,建议仅使用桡侧2枚克氏针固定。GartlandⅢ型骨折复位后相对不稳定,如能够摸清肱骨内上髁,可进行尺侧1枚桡侧2枚克氏针固定,如肱骨内上髁触摸不清时,为了避免损伤尺神经,同时增加稳定性,可进行桡侧3枚克氏针固定。该文发表在2015年第15期《河北医药》杂志上。

       选择2009年5月至2013年3月接受全麻下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Gartland分型,将Ⅱ型、Ⅲ型骨折分别进行比较。其中GartlandⅡ型骨折78例,32例进行全麻下闭合复位后尺侧1枚克氏针、桡侧2枚克氏针固定,46例进行闭合复位后桡侧2枚克氏针固定。GartlandⅢ型骨折102例,72例进行闭合复位后尺侧1枚克氏针、桡侧2枚克氏针固定,30例进行桡侧3枚克氏针固定。

       180例患者术后获得6~18个月随访,按照Flynn标准评价,GartlandⅡ型骨折使用两种固定方法均获得满意疗效,无肘内翻发生,无尺神经损伤。GartlandⅢ型骨折双侧克氏针固定组中2例出现尺神经麻痹,3例屈伸活动障碍,无肘内翻发生,仅桡侧克氏针固定组无尺神经损伤发生,但2例出现轻度肘内翻,2例出现肘关节屈伸活动障碍,2组肘关节功能无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