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对人工髋关节翻修手术操作的影响及应对

11140.jpg

       1.骨质疏松症对翻修时假体选择的影响及应对:生物型假体的稳定需要在假体与周围骨床间形成紧密的压配,对假体周围骨强度和骨量的要求较高,同时由于手术对假体周围骨量的破坏较少,在远期假体发生松动而需要进行翻修时可保留更多的骨性结构,所以在生物固定型假体进入临床应用的早期多强调应将此类假体用于较年轻、骨质较好、活动量大及预期寿命较长的患者。老年骨质疏松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时应采用骨水泥假体,骨水泥型假体所具有的初始稳定性,可以为老年骨质疏松的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提供机会,更可以为防止术后长期卧床所引发的进一步骨丢失。实验证明,骨水泥固定的假体其松动移位比非骨水泥固定假体约减少30%~40%。

       2.骨质疏松症对翻修时假体取出的影响及应对:成功地取出假体与骨水泥,是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的前提。因为,成功的人工髋关节翻修术都是由仔细小心地取出内植物开始的;而仔细小心的内植物取出可以减少额外的骨质丢失,防止医源性骨缺损的发生,为再次重建人工髋提供保障;仔细小心的内植物取出可以减少人工髋关节翻修术后的并发症。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翻修中取出假体及骨水泥时,术前可预防使用钛缆钢丝或绑捆带固定,可减少因暴力操作导致术中发生股骨侧假体骨折。而对于较难取出的假体及骨水泥,劈开股骨上段取出假体及残留的骨水泥是可行之策。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在劈开股骨时应尽量减少骨质的缺损和对骨膜血运的影响,在切开骨皮质时,一般不要使用高速摆锯,以免摆锯产热灼伤骨质,应尽力使用骨刀劈开股骨;一定注意切勿将骨膜自股骨皮质上掀开,以免破坏股骨皮质血运,影响术后的骨质愈合。

       3.骨质疏松症对翻修时假体再植入的影响及应对:初次采用骨水泥型假体行人工髋关节置换后,骨水泥固化时产热,中心温度可达110°,周边温度可达70°~80°,如此高的温度可引起附近骨组织坏死,坏死组织可诱发无菌性炎症;同时骨水泥组织相容性不佳,植入后产生排异反应,以上两种因素使假体-骨界面之间形成一层纤维膜,即所谓“界膜”,其中富含T淋巴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上述细胞通过多种生物效应使假体发生无菌性松动。因此,在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时,尤其是对于合并有骨质疏松的患者,应尽可能地将“界膜”清除掉,甚至采取一些特殊的术式,比如:股骨皮质开窗术、大转子延长截骨术等。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股骨侧骨质对于再次置入假体的“把持力”。

       对于因骨质疏松引起的股骨近端骨密度改变,可以考虑选择股骨打压植骨术,以重建股骨侧的骨量和骨质。股骨侧打压植骨术可采用自体骨和(或)异体骨、专用手术器械。异体骨屑较细碎,打压不实则会出现假体下沉和不稳定,打压过力则可出现骨折。